19837891821
当前位置:尉氏同城信息网  -  本地文章  -  商讯资讯

尉氏县建制沿革一览表

2025/3/10 19:15:09

来源:尉氏春秋

评论:0

浏览量:30

  • 分享
    分享到
  • 分享到微信
    微信
  • 分享到QQ空间
    QQ空间
  • 分享到微博
    微博

尉氏县建制沿革一览表

尧、舜禹时期:尉氏属于豫州。

夏、商、周时期:尉氏属于豫州。

春秋时期:尉氏属于郑国东部边疆、别狱所在地,为狱官尉氏郑大夫之封地,故称尉氏邑。东里(今朱曲镇所在地)为郑国国相、政治家子产之封地。

战国时期:尉氏邑先后属于魏国、韩国。城墙东北角有军事家、尉氏三贤之首尉缭的故宅。

秦朝时期:秦始皇三年(公元前219年)尉氏始成县,先后属于豫州三川郡、颍川郡。县名源于尉缭之封地。

汉朝时期:尉氏县属于豫州陈留郡。光武帝元年(公元25年)由于平陆县不足三千户,降为尉氏县之陵树乡。圉乡蔡家庄有文学家蔡邕、音乐家蔡姬故宅。又有农民起义领袖樊并、文学家张升。

三国时期:尉县属于魏国兖州陈留郡。有“建安七子”之阮瑀,“竹林七贤”之阮籍、阮咸。有阮籍啸台遗迹。

晋朝时期:尉氏县属于豫州陈留国。有阮侃、阮瞻、阮孚、阮浑等名士。

南朝刘宋时期:尉氏县属于豫州陈留郡。有阮种、阮修、周镇、阮裕、阮孝绪、阮放、阮卓等名士。

北朝时期:尉氏县先后属于北魏、东魏、北齐、北周之梁州开封府(郡)。

隋朝时期:尉氏县属于豫州颍川郡。

唐朝时期:尉氏县属于河南道汴州宣武军开封府。有抗倭名将、高宗、武则天两朝宰相刘仁轨及其五世孙、状元、宣宗宰相刘瑑。又有北宗祖师神秀。

五代时期:尉氏县先后属于后梁、后晋、后汉、后周之汴州开封府。

北宋时期:尉氏县属于京畿路开封府。太平兴国年间(976-984)建造太平兴国寺塔,寺院面积15亩。咸平年间尉氏人陈越参与修撰《册府元龟》。嘉佑五年二月,苏洵、苏轼,苏辙登临啸台,苏轼留下千古名诗《阮籍啸台》、《大雪独留尉氏》。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、教育家张载出生于尉氏县。他的名言“为天地立心,为民生立命,为往圣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”为历代所传颂。

金朝时期:尉氏县属于南京路开封府。金宣宗兴定二年(1218年)划出尉氏县之宋楼镇设置洧川县。

元朝时期:尉氏县属于河南江北行省汴梁路开封府。公元1351年工部侍郎贾鲁奉命为总治河防使,率尉氏人民加固整修堤防,清淤疏浚小黄河,使古道变害为益,民感贾鲁之德,称这条河为贾鲁河。

明朝时期:尉氏县属于河南布政使司(省)开封府。永乐16年(1418 年)知县齐勉和教谕冯韬编纂《尉氏县志》。崇祯十四年(1641年)腊月,农民起义军李自成部攻陷尉氏,城墻被毁。知县畅一鹏坚守城池,终因寡不敌众而殉城。有户部、刑部尚书靳於中、名士阮汉闻。

清朝时期:尉氏县属于河南省开封府,尉氏进士刘鸿恩研究医理,著《医门八法》,对后世影响极深。1908年辛亥女杰刘青霞创办尉氏华英女子学校(现尉氏县实验小学)

中华民国时期:民国初,尉氏县属于河南省都督府豫东道,河南省公署开封道,后直属河南省政府。1928年省下设行政区,尉氏属第一行政区(治所在今郑州市)

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:建国后,尉氏初属陈留专署,1952年并入郑州专署。1954年,省会由汴迁往郑州,郑州专署更名为开封专区,尉氏归之。19589月通许、尉氏两县合并称尉氏县;19623月尉氏、通许分置。19838月撤开封专区,尉氏归属开封市。

评论 
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!
发布评论:
评论内容:
验证码:
点击更换图片
看不清?换一张
19837891821
  • Q Q: 9532642
  • 微信: wsid9588
  • 客服微信二维码
  • 公众号二维码
微信公众号
  •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
微信小程序
Copyright © 2025 “尉氏同城信息网”版权所有  |  ICP证:豫ICP备2023004524号-8  |  技术支持:尉氏同城信息网  |  
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,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,交易风险自负!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,举报信息、删除信息联系客服